山西历史名人 (补)六百零三 胥鼎
金章宗承安四年(1199年),尚书省征召胥鼎任著作郎。金章宗完颜璟曾问:“胥鼎是世家子弟,才能如何?”宰相答道:“此人处事非常干练。”完颜璟道:“著作郎职位清闲,因现今无其他空缺,暂且授予此职。”不久,迁其为右司郎中,后转任工部侍郎。
金章宗承安四年(1199年),尚书省征召胥鼎任著作郎。金章宗完颜璟曾问:“胥鼎是世家子弟,才能如何?”宰相答道:“此人处事非常干练。”完颜璟道:“著作郎职位清闲,因现今无其他空缺,暂且授予此职。”不久,迁其为右司郎中,后转任工部侍郎。
13世纪中叶,蒙古帝国发起的第二次西征(1235-1242年),以拔都为统帅的蒙古军团跨越欧亚草原,对东欧地区展开了系统性征服。这场历时7年的军事行动,涉及兵力规模、战役频次、征服疆域均创下冷兵器时代欧亚大陆扩张的纪录。
蒙古与阿拉伯世界的交集,始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对西域的探索。13世纪初,蒙古帝国已统一蒙古草原,并通过第一次西征征服了中亚的花剌子模王国,兵锋直抵波斯东部。此时的阿拉伯世界,核心区域由阿拔斯王朝(黑衣大食)掌控,王朝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政治、文化与
看古代战争剧时,我们常会疑惑:城下的军队苦攻数月,尸横遍野,为何不绕开这座挡路的城池?毕竟城墙再长,总有尽头,绕道似乎能更快抵达目的地。可翻阅正史便知,多数将领宁愿承受巨大伤亡,也要选择攻城。这背后,藏着古代战争中资源、战略与风险的复杂博弈,绝非 “绕不绕”
蒙古历史以其传奇性而为世人所知。蒙古人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兵力征服了欧亚大陆,将蒙古、中国、中亚、波斯、罗斯整合成为一个帝国,带来了“成吉思大交换”,进而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,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。梅天穆在其《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》中对蒙古人的征服和其征服所带
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巨擘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的诗歌,尤其是“丧乱诗”,深刻反映了金元易代之际的沧桑巨变、生灵涂炭,具有深沉的“诗史”特质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。
提到蒙古军,很多人想到的是骑着快马、射箭精准的骑兵,觉得他们赢在 “能打敢拼”。但其实,光靠勇猛可打不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—— 当时金国、花剌子模的军队也很能打,却都被蒙古军碾压。
1211年二月,成吉思汗于怯绿连河之地庄严誓师,亲自统领十万雄师,挥师南征,从而正式揭开了蒙古与金国之间战争的帷幕。
蒙古大军西征,犹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欧亚大陆,一时间无人可挡。然而,在这征服的过程中,也有某些意外事件发生,其中一件,竟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。究竟是什么事情影响如此重大,且听小编慢慢道来。
我们常说,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蒙古与金朝之间的仇恨,早已不是一天两天。想当年,金人为了稳固对北方草原的统治,对蒙古各部落实行了惨无人道的“减丁”政策。所谓“减丁”,便是定期派兵进入草原,对蒙古青壮年进行大规模屠杀,以削弱其反抗力量。这种近乎种